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口腔患者迟迟不愿缴费,可能与医生的方案设计不当有关!

口腔患者迟迟不愿缴费,可能与医生的方案设计不当有关!

2025-07-16 18:01:06 57 0

在口腔门诊的日常工作中,我们常常会陷入这样的困惑:患者明明表现出了明显的治疗需求,然而到了最后做决策的关键时刻,却总是犹豫不定,迟迟下不了决心。

问题很大程度上出在医生设计治疗方案以及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。下面就来详细剖析医生在这一环节最易忽视的5个错误,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。


技术思维至上,忽略患者需求

在传统的口腔门诊场景中,这样的对话时有发生:

医生一脸严肃地对患者说:“您这是Ⅱ类错颌畸形伴骨性前突,建议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治疗。”

患者听后,往往瞬间愣住,眼神中透露出迷茫与恐惧。在他们心中,这些专业术语犹如天书,完全摸不着头脑。不仅如此,患者还会不由自主地担心起治疗费用会不会高得让人难以承受。

要解决这个问题,首先要做的是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。比如,可以把“骨性前突”形象地比喻为“您看啊,您的牙齿就好像被推土机使劲挤到前面去了,所以嘴唇都合不拢了。这不仅不好看,时间长了还可能让牙齿健康出现更多问题呢。”

其次,要学会通过提问来了解患者的需求。医生可以通过这三个关键问题,迅速锁定患者关注的要点:

“您是更想解决嘴凸这个外观问题,还是更在意咬东西不舒服的困扰呀?”“您这边的预算大概是多少呢?我们好根据您的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方案。”“您希望整个治疗周期多久能完成呢?是想快点看到效果,还是时间比较充裕,能慢慢来?”

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方式,能让患者切实感受到被关注和理解,自然也就更愿意配合治疗了。


方案“一刀切”,缺乏多种选择

曾有一位45岁的患者在某口腔门诊因为缺牙前来就诊,医生当时只给他推荐了一款价格高达2.3万元的即刻种植方案。患者一听这个价格,眉头皱了起来,心里虽然很想把牙齿问题解决好,但这个价格实在超出了他的预算,最后只能无奈地离开。

后来,这家门诊吸取了教训,改进了方案设计,为患者提供了多种选择:

基础型的活动义齿,价格只要3000元(金属支架/纯钛材质),而且可以随时取下来清洗,非常方便,特别适合那些对价格比较敏感,或者暂时不适合进行复杂种植手术的患者;

进阶型的传统种植,费用是1.2万元(比如韩国品牌),分阶段完成,虽然治疗周期相对长一点,但性价比很高,适合大多数缺牙患者;

理想型的即刻种植,2.3万元(瑞士种植体+全瓷冠),当天就能戴上牙齿,不影响日常生活,适合那些追求高效、高品质治疗的患者。

自从采用这种阶梯式的方案设计后,该门诊的成交率大幅提升,达到了60%。就拿这位45岁的患者来说,他最终选择了进阶型方案,治疗效果非常满意,还热情地把朋友介绍到这家门诊来看牙。

设计这类方案时,要明确每档方案的核心差异点,比如在舒适度方面,活动义齿在初期佩戴时可能会有异物感,传统种植在等待种植体与牙槽骨愈合的过程中,舒适度会逐渐提升,而即刻种植则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较好的舒适度;

耗时方面,活动义齿制作周期短,传统种植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,即刻种植当天就能完成主要操作;价格方面也有明显区分。

同时,要清楚说明适合人群。例如,活动义齿适合年龄较大、牙槽骨条件不太好或者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;传统种植对年龄和骨条件有一定要求,但适用范围较广;即刻种植则更适合年轻、骨条件良好且对治疗效率有高要求的患者。

另外,风险提示也不能忽视,像活动义齿可能存在佩戴不稳定、容易脱落的风险,传统种植可能有种植体感染的风险,即刻种植对医生技术要求高,有种植体失败的风险等。

在向患者推荐方案时,可以用这样形象的话术:“您看啊,我给您准备了三种方案,这就好比咱们买手机,有标准版、Pro版和顶配版,各有各的优势。咱们一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,挑选出最适合您的那一款,您看怎么样?”


只讲效果,不敢谈“代价”

患者在考虑口腔治疗时,心里往往藏着三大顾虑。

首先是疼痛程度,很多人都会担心“矫正会不会疼到睡不着觉啊?”想象一下,要经历漫长的矫正过程,每天都被疼痛折磨,那滋味肯定不好受。

其次是失败风险,“种植牙能用一辈子吗?”毕竟种植牙价格不菲,患者肯定希望这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,要是花了大钱最后还失败了,那得多闹心。

还有就是时间成本,“每周都要复诊,我哪有那么多时间啊?”现代人工作生活都很忙碌,频繁跑医院确实是个大难题。

面对患者的这些顾虑,医生可以采用以下应对技巧。

首先要预判焦虑,主动展示治疗过程视频或者真人案例日记。比如,给准备做隐形矫正的患者播放一段之前患者的矫正过程视频,从刚开始佩戴牙套的适应期,到逐渐习惯后的日常使用,再到最后牙齿慢慢变整齐的全过程,让患者提前有个心理准备,知道整个过程大概是怎样的。

其次要进行量化保障。像介绍隐形矫正时,可以说“我们的隐形矫正采用AI智能方案,通过先进的技术,可提前预知90%以上的牙齿移动轨迹,能精准控制每一步的矫正效果,最大程度减少矫正过程中的不确定性。”

谈到种植手术,就强调“我们的种植手术配备了CT导航,精度达到0.1毫米,这是什么概念呢,就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,在这么高的精度下,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都能得到极大保障。”

这样一来,患者心里有底了,对治疗方案也会更有信心。


报价像“开盲盒”,信任感崩塌

在一家口腔门诊,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。一位患者来治疗龋齿,医生只说先治疗,费用根据情况慢慢算。患者一听,心里就犯嘀咕了,这费用到底是多少啊,会不会有很多隐形消费?越想越不安,最后,患者连治疗都没做,直接转身去了另一家明码标价的门诊。

其实,采用高信任报价法就能避免这种情况。

一方面,要做到分项透明化。比如,制作一份详细的报价表示例,对于治疗龋齿,补牙材料是什么品牌、什么型号,价格是多少;如果需要进行根管治疗,根管治疗的每一步操作费用是多少,使用的器械、药品费用分别是多少,都列得清清楚楚。

另一方面,对比长期成本也很关键。可以跟患者说“您看啊,如果现在不处理这颗龋齿,它会越来越严重,大概3年后就可能发展到需要做根管治疗,到时候不仅治疗过程更复杂,费用也会多花4000元左右,而且还有可能因为龋齿太严重,保不住整颗牙。您想想,现在及时治疗,虽然花点钱,但从长远来看,其实是更划算的,还能少遭罪。”

这样清晰明了的报价方式,能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真诚和专业,自然也更愿意选择在这里接受治疗。


只管治疗,不做“售后服务”

根据权威数据显示,高达80%的流失患者,都是因为离院后缺乏跟进!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,意味着我们在患者离院后的这一环节,可能错失了大量留住患者、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机会。

那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?这里有一个3步锁客法。

离院当天,医生或者门诊工作人员要及时通过微信给患者发送方案摘要,里面包含3D效果对比图,让患者能直观地看到治疗前后的效果差异,还有详细的价目表,让患者对费用明细一目了然。

3日内,进行电话回访,这时候要重点解答患者的“犹豫点”。比如,之前跟患者沟通时,发现患者担心戴牙冠需要磨牙,那回访时就可以详细地跟患者解释磨牙的必要性、磨牙的程度以及我们门诊在磨牙操作上的技术优势,消除患者的顾虑。

7日内,推送相似案例治疗日记,像《30岁宝妈隐形矫正180天实录》,让患者看到和自己情况相似的人是如何一步步完成治疗,取得满意效果的,增强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信心,同时也让患者感受到门诊对他们的持续关注。

医疗的本质,其实是信任的传递,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堆砌。当医生能够学会用患者能听懂的语言讲述专业知识,用透明、贴心的方案消除患者的疑虑,那么成交自然就会水到渠成。

正如一句名言所说:“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,比让方案看起来高级更重要”。希望今天分享的这些内容,能对您的口腔门诊运营有所帮助,让更多的患者能在您这里收获健康和自信的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