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客服热线:
课间20分钟,夫妻店两口子就把落地计划搞定了!
2025-08-02 11:17:36 29 0
在中齿教育的线下课上,每次到了学员分享的环节,我总听到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:“特别感谢老板/领导给我这次机会,能来中齿好好学习。”
说到出门学习,尤其是口腔门诊运营管理这类培训,有两种常见的情况,往往很难真正落地。要么是老板自己来,要么是老板不来,只派管理者来。
这两种安排看着挺普遍,可最后往往是钱花了、课听了,回到门诊该咋干还咋干。那些学到的好方法,就像悬在半空的气球,落不了地。
老板自己来了,
结果往往是 “孤掌难鸣”。
老板哪怕学得再好、热情再高,回到门诊一扎进日常的琐碎里,就很难抽出整块时间把学到的东西好好捋一捋,变成具体的流程和制度落下去。想法光在老板脑子里打转,没具体的计划和步骤,等于白搭。
老板带着新想法、新工具回去,直接就想让团队照着做。可团队里的核心成员,特别是管理者,没一起学过,对这些东西的来龙去脉、底层逻辑都摸不清,很容易理解不到位、心里不乐意,或者干脆懒得动。“老板的想法” 最后就成了额外的活儿,根本不是大家一起想干的事。
而且老板精力本来就杂,很难一直盯着培训内容落地。刚开始可能还抓一抓,可没一套能一直盯着、能反馈、能调整的法子,很容易被别的 “更急的事”挤掉,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让管理者来学,
却常常 “有心无力”。
被派来的管理者,像店长、运营总监,一般有一定的执行权,但真要动到运营模式调整、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、要改绩效考核这些关键事儿,他们通常没最终决定权。学到的好点子、好方法,推的时候可能因为碰了老板的利益、或者老板不习惯、或者要额外花钱,就遇到阻力了,得不到老板真金白银的支持。
老板没去学,对课程到底有啥用、内容有多深、为啥非要改,都没亲身感受。管理者回去说的那些 “好计划”、“好建议”,老板可能觉得 “太理想化”、“不实在”、“添麻烦”。老板凭着老经验和眼前的压力,很可能就把关键的改进给否了,或者搁一边了。
管理者学完,还得把一堆复杂的东西再给老板和团队讲一遍。这过程中,信息肯定会漏,理解也会跑偏。加上管理者自己的影响力,可能也不够说服老板做大事儿,想让医生、护士、前台这些不同部门一起配合,也没那么容易,最后落地效果肯定打折扣。
其实最有效的,
是“组团” 来学。
有次课上,一对夫妻店的老板和店长一起听课,课间就凑一块儿讨论:“这个‘客户流失跟进方法’不错,回去我来牵头调预算,你负责给前台做培训”。
再加上授课导师现场的答疑解惑,短短20分钟,一个困扰他们门诊数月、导致潜在客户大量流失的难题,落地解决的路径已然清晰。
老板亲自听过,就知道哪些改革必须推、该投多少钱;管理者跟着学,就清楚具体步骤怎么落地、该找谁配合。
就像有个连锁门诊的老板说的:“以前我派店长去学,回来他说要搞‘医生绩效和客户满意度挂钩’,我总觉得太冒进。这次自己去听了课,才明白这是必走的一步,回来我俩当天就定了推进表。”
同一个认知框架里,分工才清晰 —— 老板管方向、给资源,管理者抓执行、盯结果,劲儿往一处使,门诊才能真的变样。
口腔门诊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,绝非靠单一个体(无论是老板还是管理者)参加一次培训就能实现。它本质上是一场需要核心决策层(老板)与执行层(管理者)达成战略共识、共享知识体系、并协同行动的组织变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