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新闻资讯 > 牙齿发出的“求救信号”,你读懂了吗?

牙齿发出的“求救信号”,你读懂了吗?

2025-08-06 17:59:03 32 0
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?吃冷热食物时牙齿突然“刺痛”,刷牙时牙龈总是“见红”,明明刚刷完牙,一张嘴却有股奇怪的味道……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状况,其实都是牙齿在向你发出“求救信号”!

今天就来聊聊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口腔健康真相,带你解锁护牙新姿势。


一、牙齿“抗议”的N种表现


1.冷热酸甜,一碰就“炸”

牙齿突然变得“娇气”,喝口冰咖啡、吃口热汤都疼得直咧嘴?这可能是牙本质敏感在作祟!长期刷牙太用力、牙龈萎缩,会让牙齿最外层的牙釉质受损,暴露出里面的牙本质小管,外界刺激就会顺着“通道”直达神经,引发尖锐疼痛。


2.牙龈出血,暗藏危机

刷牙、啃苹果时牙龈出血,别以为只是“上火”!80%的牙龈出血都是牙周炎的早期症状。牙菌斑、牙结石长期堆积在牙龈边缘,持续刺激牙龈,导致牙龈红肿、出血。放任不管,炎症会向深处发展,最终可能造成牙齿松动、脱落。


3.口臭“如影随形”

明明很注重口腔卫生,可口臭还是挥之不去?除了饮食(如大蒜、洋葱)和肠胃问题,口腔细菌才是口臭的“头号元凶”。食物残渣在口腔内发酵,滋生的细菌分解产生硫化物,就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。龋齿、牙周炎、舌苔过厚也会加重口臭。


4.牙齿上的“小黑点”

牙齿表面出现小黑点、黑线,别以为是“脏东西”!这很可能是龋齿(蛀牙)的早期表现。口腔中的细菌利用食物中的糖分产酸,逐渐腐蚀牙齿,形成龋洞。如果不及时修补,龋洞会越变越大,最终损伤牙神经,引发剧烈疼痛。


二、科学护牙,从细节做起


1.巴氏刷牙法,刷出健康好牙

很多人刷牙只是“走个过场”,其实正确的刷牙方法至关重要!巴氏刷牙法建议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度角指向根尖方向,按牙龈 - 牙交界区,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,一部分铺于龈缘上,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,用轻柔的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4-5次,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毫米,每次只刷2 - 3颗牙,再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。每天早晚各刷一次,每次至少刷够2分钟。


2.牙线+冲牙器,清洁无死角

刷牙只能清洁牙齿表面60%的区域,牙缝、牙龈沟等部位还需要牙线和冲牙器来帮忙!牙线能有效清除牙缝间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;冲牙器通过高压脉冲水流,深入清洁牙龈下、窝沟、龋洞等隐蔽部位。两者搭配使用,让口腔清洁更彻底。


3.定期洗牙,给牙齿“大扫除”

即使每天认真刷牙,也难免会有牙菌斑、牙结石堆积。洗牙能通过超声波震荡,去除牙齿表面及牙龈下的牙结石、牙菌斑,预防牙周炎、龋齿等口腔疾病。建议成年人每年洗牙1 - 2次。


4.少喝碳酸饮料,远离牙齿杀手

可乐、雪碧等碳酸饮料中的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釉质,让牙齿变得脆弱易损。如果实在想喝,不妨用吸管,减少饮料与牙齿的接触时间,喝完后及时漱口,降低酸性物质对牙齿的伤害。


三、这些护牙误区,你中招了吗?


1.”老掉牙“是正常现象

很多人觉得年纪大了牙齿松动、脱落是自然规律,其实不然!健康的牙齿可以伴随我们一生。牙齿脱落大多是由于牙周炎、龋齿等口腔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导致的。只要做好口腔护理,定期检查,老年人也能拥有一口好牙。


2.刷牙越用力,越干净

过度用力刷牙不仅不能清洁得更干净,反而会损伤牙釉质和牙龈,导致牙龈退缩、牙本质敏感。正确的做法是使用软毛牙刷,采用合适的力度和方法刷牙。


3.儿童乳牙蛀了不用管

有些家长认为乳牙会换牙,蛀了也没关系。但乳牙龋坏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和营养吸收,还可能导致恒牙发育异常、排列不齐。发现儿童乳牙龋齿,应及时治疗。


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基石,牙齿的每一次“抗议”都不容忽视!从今天起,养成科学的口腔护理习惯,定期看牙医,别让小问题拖成大麻烦。爱护牙齿,就是爱护自己的健康和笑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