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新闻资讯 > 高效接诊第一步:询问与倾听的“366法则”!

高效接诊第一步:询问与倾听的“366法则”!

2023-02-18 17:21:46 449 0

询问与倾听,是中齿教育独创的“高效接诊七步法”的第一步,也是了解客户真实需求的关键一步。临床中很多医生忽略了这一步,直接检查,这样是没有策略的,不容易做好铺垫。

术前“会问”比“会说”更重要。在术前不了解需求的情况下直接说,一是言多必失;二是顾客不一定对医生所说的内容感兴趣。

只有引导顾客先说、多说,我们从中去收集信息,分析问题,通过询问式的互动,得到我们想要的信息,再逐步消除患者所顾虑的问题。客户信息收集的越全面,接诊成功率越高。

今天,就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,询问的3种方法、6大内容和倾听的6大技巧,为成功接诊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

3种询问方法


①开放式

开放式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,也不会对患者产生压力,可以让患者自由发挥,畅所欲言的。因此我们在询问患者的时候,第一句话就可以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打开话题,比如“您好,先说下您的牙齿情况吧”。


②闭问式

在开放式问题的基础上,我们再用闭问式的问题进行话题延伸。闭问式也叫是非是的提问,比如“之前牙齿是自己脱落的,还是因为龋坏拔掉的?”“现在牙齿还疼不疼了?”,患者一般是非此即彼的回答。


③引导式

心理学上有一个“6+1”成交法,意思就是当我们连续询问6个回答是的问题时,我们再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或者方案,多数客户都会接受。比如我们在做术前询问,挖掘患者痛点的时候,就可以运用“6+1”成交法则。


6大询问内容


①主诉及病史

比如患者牙齿缺失,那么他的主诉就是镶复。询问病史,一来了解患者身体的基本情况,比如对哪些药物过敏;二来对患者牙病也有一个大体的判断,比如牙龈肿胀出血,是否是牙周炎,等等。

询问患者主诉及病史可以采取开放式的提问方法,比如“您好,先说下您的牙齿情况吧”。开放式提问没有标准答案,也不会对患者产生压力。


②患者需求挖掘

需求就是患者对于自己的牙齿问题有没有什么具体要求,想重点解决什么问题,以及期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。挖掘患者需求,也可以通过开放性地提问获得答案。比如患者说“我这个牙不整齐,想做下正畸”。

患者提到“正畸”这个专业名词,说明对于矫正的信息还是有一定了解的,可能之前有去别家进行过咨询。我们接着问患者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,比如在美观度上、矫正时间以及矫正速度等。


③患者就诊史

就诊史就是询问患者是否去过别处咨询,或者通过网上查询。以正畸为例,之前咨询过吗?为什么没有治疗?

顾虑是什么?为什么来到我们门诊?如果患者回答去别处咨询过,之前没做是想多比较一下方案,想找一个性价比高、美观性强的正畸方案。

这一点就是患者是否决定做治疗的关键性问题,后续我们就可以针对他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解决。


④治疗信息的了解程度

通过询问患者的就诊史,可以间接地了解患者对治疗信息的了解程度。比如患者想做牙齿矫正,那么患者对矫正了解多少呢?

是在网上了解的,还是听别人说的?去咨询过专业医生吗?了解程度以及个人倾向或期望的方案有哪些?价格是否了解?

问题搞清楚了,接下来的接诊效率就会提高。


⑤迫切性和治疗欲望

患者的迫切性和治疗欲望直接决定患者是否做即刻治疗。

比如牙齿缺失患者,我们可以简单询问一下,是否影响吃饭和休息,对面部的美观度影响大不大,如果患者说影响很大,那说明治疗的迫切性比较高,即刻治疗的可能性比较大。

根据患者患牙的影响性,可以让后续咨询师或医生继续挖掘患者的痛点,提高当次成交的可能。


⑥来诊渠道与认知度

是经过亲戚朋友介绍,还是看到广告来到门诊,或者慕名而来,还是路过的时候顺便进来的。询问这个问题的目的,也是为后面接诊打基础。

如果是亲戚朋友介绍来的或者慕名而来的,说明对门诊有了一定的信任度,如果是看广告或者路过进人门诊的,说明今天成单可能有一定难度。

了解了这一点,对我们后续话术以及接诊节奏就有了一个大致的把握。另外,如果是前牙做美学修复,最好问到患者的职业。


6大倾听技巧


①耐心且用心地倾听;

②面带微笑,目光接触或表情同化;

③身体前倾,点头配合,鼓励对方讲话;

④复述重点,收集重要信息;

⑤巧妙地转移话题;

⑥必要时,边听边记录(注:察言观色?物件饰品?陪诊人员)


顾客来就诊,都是带着需求和目的,掌握询问的方法和内容,运用好倾听的技巧,就能够及时捕捉到顾客的主诉需求及意图,为下一步接诊做好充分的铺垫,从而提高接诊成功率。